ptt上時常有推薦文分享到,母親們在選擇寶寶的尿布時,常常被各式各樣的品牌所麻煩,不清楚該怎樣給孩子挑選好用的尿布,但其實有個實用的方法:只須把尿布做為衛生棉一樣來選擇就好了!
女生生理期時最怕衛生棉卡卡的、悶悶的,孩子的尿布選擇也一樣,尤其孩子的屁屁肌膚十分地水嫩,只需尿布尺寸有一點不合,卡卡的尿布便易將屁屁悶紅,因而在選擇材質時,必須留意尿布的透氣程度,不然這樣卡卡悶悶的尿布容易使孩子又哭又吵,還有機率使得孩子起疹子。同時,尿布是否好用還需要考量到瞬間吸收以及回滲的程度,如果水沒被立即吸收,或者是一段時間以後水會回滲上來,那孩子穿著尿布的時候,屁屁就必定會感到不適,因而ptt上的推薦文就常提醒媽媽們絕對要將這兩個功能考量進去。
挑選尿布尺寸很重要
孩子的尿布版型尺寸要怎樣去挑選跟比較呢?很多ptt的媽寶推薦文都會提到,尿布的尺寸和衣服一樣,基於大小分成S、M、L、XL等版型,由於每個孩子先天的體態不同,故不行以年紀來決定新生兒該穿什麼尺寸,而是要以公斤數當作參考來挑選,以下統計ptt網友分享的尺寸選擇經驗:
◆體重小於5公斤的孩子適合超柔軟NB
◆體重4-8公斤的孩子適合超柔軟S
◆體重6-11公斤的孩子適合超柔軟M
◆體重9-14公斤的孩子適合超柔軟L
◆體重12-17公斤的孩子適合超柔軟XL
◆體重7-10公斤的孩子適合超柔軟褲M
◆體重9-14公斤的孩子適合超柔軟褲L
◆體重12-17公斤的孩子適合超柔軟褲XL
◆體重13-25公斤的孩子適合超柔軟褲XXL
尿布的尺寸更換時機介紹
其實尿布的版型尺寸與衣服很像,基於大小可分NB、S、M、L、XL,而何時才是換掉尿布版型尺寸的最佳機會呢?下列推薦ptt網友分享的幾個端倪,使新手爸媽可以查閱。
◆參考尿布包裝上的公斤數
尿布的版型尺寸通常會分成0-5公斤的NB、3-8公斤的S、7-11公斤的M、9-14公斤的L、12-16公斤的XL等等尺寸,每一個尺寸會有部分重疊,因為每個新生兒的體態不相同,需求也不一樣,如6公斤的孩子可能會由於體態難以穿S的尿布,必須使用M的尿布才比較足夠,或是15公斤的孩子不必穿XL,只需L就可以了,因此爸媽除了體重還得衡量孩子的實際身材。
◆大腿的地方發生勒痕
尿布的尺寸若不合會使孩子很不舒適,推薦新手爸媽在幫小朋友穿尿布時,可以運用手指計算尿布和屁屁間的距離,大概留一指的空間便可,故假如孩子的大腿出現勒痕便表示該換掉大一點的尺寸了。
◆檢查腰部是不是太緊
如果在包尿布的時候難以順暢的將黏貼之處穩固,要多次試看看才可包好的話,便推薦要換掉大一點的尿布尺寸了。
◆排泄物經常外漏或是溢出
汰換尿布尺寸最顯著的跡象就是漏便或漏尿,有一些爸媽會覺得是尿布品牌的關係,但是其實只要尿布的尺寸過於大或是太過於小,都會導致外漏抑或是溢出。
為了包尿布時漏尿而煩惱嗎?看這裡就對了
◆購買時選擇有防後漏和高彈力腰圍的尿布
父母在挑選孩子的尿布時,可以選擇有高彈力腰圍設計的尿布,這種尿布能夠有效果的防止孩子漏尿及漏便,特別對小月齡新生兒特別有效果。同時,男孩女孩的包尿布技巧也不一樣,男孩子的尿布就能盡可能往肚子的方向挪,若是女孩子則盡可能朝後挪,比較能避免外漏。
◆選擇與新生兒體重比較符合的尿布
尿布的尺寸無論太大抑或是太小,皆會造成孩子漏尿的狀況,若孩子穿的尿布會鬆動或許便是尺寸太大,而如果會勒到大腿和腰部的情況就表示尿布太小,因而爸爸媽媽們在選擇尿布的時候,絕對要細心檢查確認尿布外包裝的體重註明,這樣才能順利防止孩子漏尿。
領取尿布試用包可以幫助你快速找到適合的品牌
對照顧寶寶的新手爸爸媽媽來說,baby的吃喝拉撒睡都是困難的任務,特別是要挑選到好用又適合自家孩子的尿布更如同海底撈針,由於北鼻還不會說話,因此父母僅能夠從嬰兒屁屁上的反應來觀察小朋友的舒服程度,並藉此評斷尿布是不是與合適嬰兒。不相同廠牌一樣尺寸的尿布其實大小不盡然相同,推薦能和製造商申請尿布的試用包給baby試試看好不好用,或是參預婦幼展時也可以到櫃檯請問是否有免費試用包可領取。
新生兒由於更換尿布次數多,經常一不注意就紅屁屁了,好像女孩子月經期間的悶熱不舒適,鍾愛使用透氣度好的衛生棉,寶寶的屁屁肯定同樣是如此,最直接的便是選擇透氣的尿布。因此為照料家中寶寶嬌嫩的屁屁,初心者媽媽們在挑選出最合適家裡面寶寶的尿布的時候,絕大部份都傾向尋求友人或網路上討論推薦好用尿布品牌做為選擇參閱,因此推薦挑選好用的尿布,不止要材質舒適軟綿綿,還得寶寶穿上尿布後感到很舒服,全然不會有卡卡的感受之外,更不要擔心家中寶寶由於包著尿布屁屁會卡卡的促成不好步行,最後提醒初心者媽媽們,針對已經開封的尿布產品而言,最好于開封日起2-3個月之內使用完,若運用頻率不是太高,能買小包裝的尿布,於選擇家中寶寶的尿布時,要遵循把握「寧大勿小跟寧鬆勿緊」的準則。入手的時候盡量選擇質量好與材料出色的尿布,合身剪裁讓家中寶寶腰圍以及胯下不卡卡,並且服貼而不緊繃才是對家裡面寶寶最好的囉~
相關資料